劳动午报报道“原来的检测漏气点,手动打孔两三个孔就累得不行,自从用了新款探钎一口气连打十几个点都不带喘的!公司正在进行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这个工具必不可少!”提到班长张华琦对手持打孔探钎的“小改造”,北京燃气集团三分公司运行维护一所检测班无不竖起大拇指。
“原来的手持探钎确实不好用,咱得想想办法改进一下,要不大家作业太耗费体力,还没有效果。”班长张华琦介绍,手持打孔探钎是运行维护一所检测班在安全检测和抢修作业中经常使用到的工具。运维中,在遇到某个区域有燃气味,但不能明确测出漏气位置的情况下,需用手持探钎在土地上打孔,再利用嗅敏仪和分析仪进行后续检测或查找燃气漏点。职工普遍使用的手持探钎杆柄为橡胶材质,且重量太大携带不便。
“抢修作业坑空间狭小,横向打孔时施展不开,职工挥动探钎几下,便没有力气了,极其影响抢修工作效率。同时,两段不同管径的钢管焊接相连,连接处受力较大时容易断裂,加上经常使用目前已经损坏了多次。”张华琦说。
于是,张华琦在发现问题后,在闲暇时间查阅书籍、画图设计,并反复摸索研究,对探钎进行了一些小改造。
“我发现探钎自重太大主要是由于握把的绝缘橡胶造成的。要是能找一种更加轻便的材料代替就好了,但是前提是也要绝缘。”张华琦在仓库中翻找其他工具,用手掂重量,发现塑料材质就能满足要求,强度高、密度小、绝缘性好。于是他找来了长度差不多的塑料,切割、组装后称重,发现比原来足足轻了60%。
在改造中张华琦发现,直径大、单手抓握不稳是原来杆柄握着费力的另一个原因。他统计了班里职工的手掌大小,并让手掌大小适中的职工们帮忙实验。大家在他的建议下找来不同粗细的几种常用工具,一一握住尝试,最后确定了一个合适区间,对比后在目前探钎的基础上将直径缩小了10毫米左右,大大便利了同事们抓握。此外,他还加固了探钎连接处,并使握把前盖能拆解,易于后期维护,降低造价、节约成本。
当新式探钎摆在班组职工的面前时,大家迫不及待地上手测试,测试结果不言而喻,更是有职工将其称为“华琦探钎”。几项小改造,解决了工具长期使用过程中不顺手的大问题,革新虽简单,却离不开张华琦在长期实际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和主动思考的创新意识。而这项小创新虽小,反映的却是运行维护一所安全生产、创新增效的大方向。